2011年10月28日

思考議題須注重社會脈絡

學生在學習或回答通識題時,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沒有考慮議題的社會脈胳(social context)。社會脈胳聽來深奧,簡單來說就是時代背景、時代的思潮等特定條件如何影響議題的發展。

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有不少衝突,往往因為社會脈胳不同所致。例如「養兒防老」是不少中國人父母的觀念,但時至今日,「防老」的形式、內容和重要性如何轉變呢?這就要考慮社會脈胳。

中國自古是個農業大國。農業經濟的特色包括:龐大勞動力、以家族為本位和強調集體主義。因此,農業社會的利益考慮多以家族為中心,個人為次,加上農產品並非「月月出糧」,故務農所得多由家中長輩分配,同時家族也負起家人生養死葬的責任。而這個脈絡下的「養兒防老」是希望孩子延續家族的勞動力,以致自己年老而工作能力大減時,仍有後代支撐家族。男孩體力一般較佳,女兒又會外嫁,所以傳統觀念便強調「養兒」而非「女」或「孩子」、「下一代」等中性詞語,也造成重男輕女的思想。

現代社會的經濟結構已大幅改變。以香港為例,第三產業發展成熟。在這個時代,工資每月直接發到個人戶口,再非由家庭集中分配,這時的「防老」形式,不再是延續勞動力,而是由子女給家庭財政支持,負擔家庭開支,令老有所養。同時,「壯丁」的優勢已失,男女平等,養「兒」才能防老已是笑話。另外,老年的生活費用也不再單單由家族成員包辦,社會保障、強積金、保險等也分擔了部分責任。家庭結構也隨經濟結構改變,在非農業社會,大家庭再不等同生產力高,故近數十年湧現大量核心家庭,特別在實施一孩政策的中國,加上醫療科技進步,人的壽命越來越長,一個孩子長大後隨時要供養父母
和祖父母輩等合共六人。

供養父母絕對應份,在道德上,「養兒防老」理解成「老有所依」也合符道德和傳統價值,但可以看到,這個觀念放到不同的社會脈絡裏,內涵會有所變化,而且因為環境不同,子女有這份心意也未必有這份能力。這就解釋了為甚麼今日越來越多父母不再抱「養兒防老」的期望,甚至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。他們對「養兒防老」的理解,可能只是子女常常探望他們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