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2日

小心界定關鍵字眼

回答通識題,特別是延伸回應題,常涉及論證(argument),以考核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。論證的第一步是意義分析,即釐清陳述的關鍵字眼之意,或曰「界定」。當中的道理很簡單,如果我們不知道陳述的意思是甚麼,或者其意思人言人殊,討論的立足點便會不同,討論下去也沒有意思。

很多人一知半解,以為甚麼字詞都要界定,但這並不可能。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字眼,我們只須簡單描述其意便可。要界定或釐清的,必然是會影響討論的關鍵字眼。例如「養兒防老是否適合現代社會」,便要說明「養兒防老」的意思,特別是在古今的意義差別,但無需多此一舉界定甚麼是「現代社會」;又如「最低工資會引發很多人失業」這句陳述,字眼都是常用而意義清晰,就無須花時間界定何謂「最低工資」(指出最低工資是多少元便可)、「失業」等。

界定有寬有嚴,字典、教科書的界定一般從嚴,但學生不用死背,只需理解後用清晰的語言表達便可。有些字眼更無須從嚴,例如「廚餘」只是剩菜的雅稱,不需精確定義。但有些概念則要謹慎界定,例如「安樂死」是比較專門的字眼,而其涵義又關係到安樂死的核心爭議,便要下一個比較嚴謹的定義。

如果「安樂死」的界定模糊,會影響討論。例如將之說成「一個人在無痛苦情況下死去」——一個人在睡夢中也可無痛苦地死去,定義缺少了關鍵的「第三者」,議題便變成自殺、自然死亡而非他人協助下死亡,關鍵的道德爭議便消失。將之修改成「一個病人要求在其他人協助下無痛苦地死去」算是好一點了,但那是甚麼「病人」呢?你感冒發燒會不會要求安樂死呢?「其他人」是甚麼人呢?你同學可以嗎?顯然定義仍然不夠清晰,故必須修正為:「一些絕症病人或全身癱瘓病人在醫務專業人員/醫生的協助下,利用諸如針藥等幫助他無痛苦地死去。」

這個定義算不算最精確?這很難說,事實上很多議題(如全球化)都難有精確定義,但只要以上界定不妨礙整體討論便可。謹記,通識科要考核的是能力,判斷一個界定是否符合題目要求的討論範圍,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批判思考能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