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14日

危險不危險?論據背後的假設


由於日本福島事件,核能的安全再次令全世界關注,也成了能源科技的必讀課。有同學支持反核,指出核能非常危險,不應再使用,但也有同學指核能其實不危險,只是世人不了解才覺得危險。這引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:他們各自說的「危險」是甚麼意思呢?

批判思考最重要的,是清陳述中關鍵或可能阻礙討論的字眼,因為命題的意思不清,大家的理解不同,只會越說越亂,越辯越胡塗。可是,「核電」、「危險」這些字眼,意思不是很清楚嗎?亂過馬路很危險,危站在六十樓的天台很危險,難道還要多花唇舌去解釋「危險」嗎?

可以看到,這樣常用的字眼進入某些語境,也可以變得模糊。「危險」的字面意思相當清楚,不用澄清,但要說明危險和不危險背後的假設、理由、準則是甚麼,即你使用的「尺」是甚麼。

先舉個例子。甲很害怕乘搭飛機,覺得非常危險,因為一遇到空難便「實死冇生」。乙則反駁指,搭車更危險,一年都不知道有多少陸上交通意外,難道我們不乘車嗎?顯然,甲乙各自的「尺」是不同的,甲說的危險乃基於飛機失事時的死亡率,乙說的危險卻是基於意外率。無疑,飛機的失事率是遠遠低於汽車的,可是汽車意外不一定致命,即使是載人較多的巴士有意外時也很少全車罹難,飛機則不然。

當我們知道各人基於甚麼準則去假設和推論,便易辦得多。核能很危險,是因為意外發生時,遺禍既廣且深,除了即時害死很多人,輻射的影響更是持續多年,即使沒意外,核廢料的處理同樣令人擔憂,影響可以數以百載,這也是全球反核人士最常持的理據。相反,說核能不危險,往往是指意外率,即表示人類有能力控制核能,安全措施不成疑問,所以不易發生大型意外。事實上,有名的核能意外事故,也只有切爾諾貝爾、三里島和日本福島意外。

反對和支持核電的還在激辯,雙方都沒有壓倒性的結論。通識科不會要求同學超越全球學者,提出解開死結的答案,最重要是了解各方所持的理據,加以消化和靈活應用。肯定的是,福島事件後,全球正重新反省核電的使用,而你又會站在哪一方呢?

2011年11月2日

小心界定關鍵字眼

回答通識題,特別是延伸回應題,常涉及論證(argument),以考核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。論證的第一步是意義分析,即釐清陳述的關鍵字眼之意,或曰「界定」。當中的道理很簡單,如果我們不知道陳述的意思是甚麼,或者其意思人言人殊,討論的立足點便會不同,討論下去也沒有意思。

很多人一知半解,以為甚麼字詞都要界定,但這並不可能。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字眼,我們只須簡單描述其意便可。要界定或釐清的,必然是會影響討論的關鍵字眼。例如「養兒防老是否適合現代社會」,便要說明「養兒防老」的意思,特別是在古今的意義差別,但無需多此一舉界定甚麼是「現代社會」;又如「最低工資會引發很多人失業」這句陳述,字眼都是常用而意義清晰,就無須花時間界定何謂「最低工資」(指出最低工資是多少元便可)、「失業」等。

界定有寬有嚴,字典、教科書的界定一般從嚴,但學生不用死背,只需理解後用清晰的語言表達便可。有些字眼更無須從嚴,例如「廚餘」只是剩菜的雅稱,不需精確定義。但有些概念則要謹慎界定,例如「安樂死」是比較專門的字眼,而其涵義又關係到安樂死的核心爭議,便要下一個比較嚴謹的定義。

如果「安樂死」的界定模糊,會影響討論。例如將之說成「一個人在無痛苦情況下死去」——一個人在睡夢中也可無痛苦地死去,定義缺少了關鍵的「第三者」,議題便變成自殺、自然死亡而非他人協助下死亡,關鍵的道德爭議便消失。將之修改成「一個病人要求在其他人協助下無痛苦地死去」算是好一點了,但那是甚麼「病人」呢?你感冒發燒會不會要求安樂死呢?「其他人」是甚麼人呢?你同學可以嗎?顯然定義仍然不夠清晰,故必須修正為:「一些絕症病人或全身癱瘓病人在醫務專業人員/醫生的協助下,利用諸如針藥等幫助他無痛苦地死去。」

這個定義算不算最精確?這很難說,事實上很多議題(如全球化)都難有精確定義,但只要以上界定不妨礙整體討論便可。謹記,通識科要考核的是能力,判斷一個界定是否符合題目要求的討論範圍,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批判思考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