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日

鋼之鍊金術師裏的通識


有一次問學生:「為甚麼要設通識這一科?」一個學生回答說:「因為教育局想迫死學生。」有趣的答案!我知道很多學生不喜歡通識,這當然與課程內容、設計、師資、評分標準等連串問題有關,但我相信一切都會慢慢改善。

至於另一個不喜歡的主因,是覺得通識的課題沉悶。其實學通識可以很有趣,因為材料處處皆見,只要往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尋找,便會樂趣無窮,例如學生常看的日本漫畫,也可以是通識教材。早前香港也有播映的「鋼之鍊金術師」,就是以幻想世界來探討人類製造人類的道德問題,正是公共衛生有關複製人的道德爭議範疇。漫畫涉及科學是否萬能、人能否超越神去創造人以及遺傳工程學如何製造異種怪獸(合成獸)等。如果同學可以時刻帶着一個「通識腦袋」,便可從動畫中吸收很多論點。

通識強調靈活運用所學,日本漫畫家就做到這一點。好像鋼之鍊金術師中,有一個人造人(即複製人)被稱為「最強之盾」,因為他可以把身體鍊成堅硬的金剛石(鑽石的原始狀態),主角卻把金剛石的分子排列重構成石墨再打倒。中學化學也教過,鑽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,但因為分子排列的結構不同,前者是自然界最堅硬的東西,後者卻脆弱得很(用作鉛筆芯)。中學生讀了這麼多年化學,有想過可以把知識如此運用在創作上嗎?

這就是通識的真諦。從前,會考狀元經常被批評為「高分低能」,因為他們只像讀書機器,無法靈活運用所學,欠缺視野,對社會和世界漠不關心。通識科的理念正要解決這個問題。通識能培養分析、批判、多角度等終身能力,須知道,知識我們會忘記,但能力,一如游泳踏單車,學會了便不會失去。所以,通識可令同學高分高能,就算不擅學術,也可成「低分高能」的通才。我就是本着這個信念去教通識。

曾有家長跟我說:「希望十年後我女兒升中四時,通識科已取消。」我回答說:「一個準大學生,難道不應擁有分析、批判等終身的思考能力嗎?還是我們仍然希望未來的年青人都是填鴨產品?」我希望有一天,學生眼裏皆是通識,同時又可以像上述的漫畫家般,隨心所欲運用所學,兼具高階思維和創意,便是香港之福。


2011年11月14日

危險不危險?論據背後的假設


由於日本福島事件,核能的安全再次令全世界關注,也成了能源科技的必讀課。有同學支持反核,指出核能非常危險,不應再使用,但也有同學指核能其實不危險,只是世人不了解才覺得危險。這引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:他們各自說的「危險」是甚麼意思呢?

批判思考最重要的,是清陳述中關鍵或可能阻礙討論的字眼,因為命題的意思不清,大家的理解不同,只會越說越亂,越辯越胡塗。可是,「核電」、「危險」這些字眼,意思不是很清楚嗎?亂過馬路很危險,危站在六十樓的天台很危險,難道還要多花唇舌去解釋「危險」嗎?

可以看到,這樣常用的字眼進入某些語境,也可以變得模糊。「危險」的字面意思相當清楚,不用澄清,但要說明危險和不危險背後的假設、理由、準則是甚麼,即你使用的「尺」是甚麼。

先舉個例子。甲很害怕乘搭飛機,覺得非常危險,因為一遇到空難便「實死冇生」。乙則反駁指,搭車更危險,一年都不知道有多少陸上交通意外,難道我們不乘車嗎?顯然,甲乙各自的「尺」是不同的,甲說的危險乃基於飛機失事時的死亡率,乙說的危險卻是基於意外率。無疑,飛機的失事率是遠遠低於汽車的,可是汽車意外不一定致命,即使是載人較多的巴士有意外時也很少全車罹難,飛機則不然。

當我們知道各人基於甚麼準則去假設和推論,便易辦得多。核能很危險,是因為意外發生時,遺禍既廣且深,除了即時害死很多人,輻射的影響更是持續多年,即使沒意外,核廢料的處理同樣令人擔憂,影響可以數以百載,這也是全球反核人士最常持的理據。相反,說核能不危險,往往是指意外率,即表示人類有能力控制核能,安全措施不成疑問,所以不易發生大型意外。事實上,有名的核能意外事故,也只有切爾諾貝爾、三里島和日本福島意外。

反對和支持核電的還在激辯,雙方都沒有壓倒性的結論。通識科不會要求同學超越全球學者,提出解開死結的答案,最重要是了解各方所持的理據,加以消化和靈活應用。肯定的是,福島事件後,全球正重新反省核電的使用,而你又會站在哪一方呢?

2011年11月2日

小心界定關鍵字眼

回答通識題,特別是延伸回應題,常涉及論證(argument),以考核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。論證的第一步是意義分析,即釐清陳述的關鍵字眼之意,或曰「界定」。當中的道理很簡單,如果我們不知道陳述的意思是甚麼,或者其意思人言人殊,討論的立足點便會不同,討論下去也沒有意思。

很多人一知半解,以為甚麼字詞都要界定,但這並不可能。對於一些耳熟能詳的字眼,我們只須簡單描述其意便可。要界定或釐清的,必然是會影響討論的關鍵字眼。例如「養兒防老是否適合現代社會」,便要說明「養兒防老」的意思,特別是在古今的意義差別,但無需多此一舉界定甚麼是「現代社會」;又如「最低工資會引發很多人失業」這句陳述,字眼都是常用而意義清晰,就無須花時間界定何謂「最低工資」(指出最低工資是多少元便可)、「失業」等。

界定有寬有嚴,字典、教科書的界定一般從嚴,但學生不用死背,只需理解後用清晰的語言表達便可。有些字眼更無須從嚴,例如「廚餘」只是剩菜的雅稱,不需精確定義。但有些概念則要謹慎界定,例如「安樂死」是比較專門的字眼,而其涵義又關係到安樂死的核心爭議,便要下一個比較嚴謹的定義。

如果「安樂死」的界定模糊,會影響討論。例如將之說成「一個人在無痛苦情況下死去」——一個人在睡夢中也可無痛苦地死去,定義缺少了關鍵的「第三者」,議題便變成自殺、自然死亡而非他人協助下死亡,關鍵的道德爭議便消失。將之修改成「一個病人要求在其他人協助下無痛苦地死去」算是好一點了,但那是甚麼「病人」呢?你感冒發燒會不會要求安樂死呢?「其他人」是甚麼人呢?你同學可以嗎?顯然定義仍然不夠清晰,故必須修正為:「一些絕症病人或全身癱瘓病人在醫務專業人員/醫生的協助下,利用諸如針藥等幫助他無痛苦地死去。」

這個定義算不算最精確?這很難說,事實上很多議題(如全球化)都難有精確定義,但只要以上界定不妨礙整體討論便可。謹記,通識科要考核的是能力,判斷一個界定是否符合題目要求的討論範圍,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批判思考能力。

2011年10月28日

思考議題須注重社會脈絡

學生在學習或回答通識題時,最常犯的一個錯誤是沒有考慮議題的社會脈胳(social context)。社會脈胳聽來深奧,簡單來說就是時代背景、時代的思潮等特定條件如何影響議題的發展。

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有不少衝突,往往因為社會脈胳不同所致。例如「養兒防老」是不少中國人父母的觀念,但時至今日,「防老」的形式、內容和重要性如何轉變呢?這就要考慮社會脈胳。

中國自古是個農業大國。農業經濟的特色包括:龐大勞動力、以家族為本位和強調集體主義。因此,農業社會的利益考慮多以家族為中心,個人為次,加上農產品並非「月月出糧」,故務農所得多由家中長輩分配,同時家族也負起家人生養死葬的責任。而這個脈絡下的「養兒防老」是希望孩子延續家族的勞動力,以致自己年老而工作能力大減時,仍有後代支撐家族。男孩體力一般較佳,女兒又會外嫁,所以傳統觀念便強調「養兒」而非「女」或「孩子」、「下一代」等中性詞語,也造成重男輕女的思想。

現代社會的經濟結構已大幅改變。以香港為例,第三產業發展成熟。在這個時代,工資每月直接發到個人戶口,再非由家庭集中分配,這時的「防老」形式,不再是延續勞動力,而是由子女給家庭財政支持,負擔家庭開支,令老有所養。同時,「壯丁」的優勢已失,男女平等,養「兒」才能防老已是笑話。另外,老年的生活費用也不再單單由家族成員包辦,社會保障、強積金、保險等也分擔了部分責任。家庭結構也隨經濟結構改變,在非農業社會,大家庭再不等同生產力高,故近數十年湧現大量核心家庭,特別在實施一孩政策的中國,加上醫療科技進步,人的壽命越來越長,一個孩子長大後隨時要供養父母
和祖父母輩等合共六人。

供養父母絕對應份,在道德上,「養兒防老」理解成「老有所依」也合符道德和傳統價值,但可以看到,這個觀念放到不同的社會脈絡裏,內涵會有所變化,而且因為環境不同,子女有這份心意也未必有這份能力。這就解釋了為甚麼今日越來越多父母不再抱「養兒防老」的期望,甚至為自己的退休生活打算。他們對「養兒防老」的理解,可能只是子女常常探望他們了。

2011年10月23日

廚餘的跨範疇思考

通識考試着重考核技能多於知識的累積,而多角度思考就是其中一樣必須的技能。

通識考試強調跨範疇題目。好像「生活質素」一課,雖歸類為「今日香港」這個單元,但所涉及的範疇和可應用的議題就非常之廣。以近年常引起討論的「廚餘」為例,這個議題直接關係一個社會的生活質素,因為只有富裕社會才會產生大量廚餘,連吃都成問題的非洲窮國怎會有廚餘問題呢?換言之,社會出現廚餘問題,以經濟角度來說,生活質素一定不錯。問題是,廚餘不單在道德上造成浪費,更會造成環境問題。香港的堆填區快將爆滿,面對每天數以噸計的廚餘,怎樣處理呢?這便關係到「能源科技與環境」的「可持續發展」了。廚餘不是普通垃圾,要收集和解決都有一定難度,如果我們以傳統回收廢物的觀念看待,便要考慮食物腐爛引起的公共衛生問題了。以推論之,廚餘問題不解決,香港的生活質素反而下降。

如何減少廚餘呢?最好當然是從源頭減廢。有環保組織呼籲市民不要「眼闊肚窄」,應該點足夠份量的食物,不要多點,飲宴也應少設兩道菜。這關係到「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」一節。須知道,中國人愛面子,請客喜愛「大排筵席」,為免得失賓客,主人家寧願多點菜,吃不了浪費總好過令賓客覺得主人家寒酸。這種傳統觀念與現代生活的環保觀念有所衝突,要推廣「少飯少餸」的觀念,便要克服這方面的阻力。

經濟發展與環境常常發生衝突,以致考慮一個社會的生活質素時,經常出現困難和爭議。這種爭議在香港常見,在現代中國更為常見。自改革開放後,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間出現很多衝突。另外,由於內地越來越富有,傳統觀念作崇,內地人寧願浪費滿桌食物,也要多點以示豪氣,也造成浪費食物的問題,「廚餘」問題一樣嚴重(筆者親眼在內地看過滿桌佳餚變垃圾的實況)。再把這個問題放諸全球,有地區每天倒掉幾噸食物,有地區每天餓死幾百人,便是一個全球貧富懸殊的問題了。

可以看到,單單一個「廚餘」議題,涉及的單元和範疇可以如此廣。學生修讀通識時,最重要是擴濶視野,不要為自己所學設限,培養判斷議題如何跨範疇的觸覺,學通識便會事半功倍。

2011年10月18日

IES:過程設計比結果更重要

很多同學做IES(獨立專題探究)時,常常着眼於結果,往往忽略過程設計。當收集第一手資料時,只具形式,而不思考如何才會得到可靠和有用的資料。

要謹記,IES是個小型研究,研究的結果不是最重要,更重要是如何進行整個過程,每一步均須小心翼翼思考,務求令結果可信。以研究方法為例,由於IES規模小,太複雜的研究方法並不適用,最常用的不外乎問卷、訪問和內容分析。而選擇用哪一種,本身就是「過程設計」之一。要搜集一般民意,用問卷自然比較有效率,但如果你要研究的個案很特殊,例如想知道參與激烈抗爭的社運人士在想甚麼,便應聯絡他們深入訪談,而不應使用問卷,因為你的目標並非普羅大眾,而是清晰的小眾。很多同學以為做IES就一定要做問卷,藥石亂投,正好反映他們沒有在過程設計上深入思考,分數便低。

問卷是常用也常有設計失誤的研究方法,網上就充斥着錯誤百出甚至令人發噱的問卷。以英文做問卷也是設計失敗之例,據聞有學校不明研究之道,要求學生發英文問卷。可是,即使要交英文報告,也一定不能發英文問卷(除非你的對象是英美等外國人),原因很簡單,香港是一個使用中文的城市,即使推廣雙語,大部分人仍是以中文溝通。問卷是一種抽樣調查,用英文發問,抽樣便出現嚴重偏差——英文限定了樣本結構,即只有懂英文甚或英文良好的人才能作答,而香港英文好的人其實並不多,結果造成抽樣結構偏差的問題。其二,很多懂英文的人心理上也抗拒使用英文,當收到英文問卷時,由於是義務的,就更加抗拒回答,造成回應率偏低的問題。其三,由於英文不是本地人的母語,即使懂英文,程度也必然參差,對字詞的理解很易出現偏差,問卷的字眼意義容易變成人言人殊,那麼這份研究還有甚麼可信之處?

正確的做法,是向香港人發中文問卷,然後在報告中補上翻譯版本,並在研究方法中清楚解釋,在香港只有發中文問卷才會取得可信的資料和高回應率。事實上,考評局的一份樣本報告,也有交英文報告的學生如是做,清楚解釋研究的限制和解決方法,評分自然很高。

2011年10月17日

獨立專題探究常見陷阱

獨立專題探究常見陷阱

剛開學,便收到不少同學有關獨立題研究(下簡稱IES)的求助,正好略談一二。

很多學生不知道IES是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的縮寫,當中的關鍵字是enquiry——希望學生提出問題,然後自行尋找答案。IES可說是一個小型研究,而研究的答案並非最重要,最重要的是研究的設計是否可靠(reliable),以及是否在報告中把設計高度透明化。原因很簡單,如果設計過程中出現很多漏洞,或其他人無法知道結論怎樣做出來,這樣的結論就不可靠,怎叫人相信呢?

例如,你想問一個問題:現今的年青人是否很難置業?於是你展開一個研究,並向自己的同學廣發問卷,然後告訴大家,結果顯示香港年青人置業很難。可是,你的同學雖然也是年青人,卻仍然是中學生,置業超出他們的能力和考慮範圍,那麼結論的真確性必然會被質疑。

要設計一個可靠的研究,要考慮很多方面,而最先考慮的自然是題目是否適合。設定題目時犯錯,遺禍深遠,因為題目設定出了問題,便很難在以後的階段補救,中途改題目也不易。而設計題目時最常犯的錯誤是眼高手低,議題視野太大,超越學生的能力。例如「政府政策對貧窮人士的支援是否過時及足夠」、「父母管教方式如何導致青少年的不同行為」等,聽起來好像毫無問題,但試想,IES只要求學生交四千字的報告,單是說「政府政策」、「政策是否過時」、「政策是否足夠」等,四千字實不足以表述;又如父母管教方式和青少年的行為均不知凡幾,如何能在一個小型研究探討如此宏大的題目呢?學生又有能力完成可靠的研究設計嗎?IES並不是博士論文、大學研究,而是中學生的小型研究,以為題目越有視野越宏大就越好,往往自討苦吃。

正確做法是把議題收窄,例如只針對某一政府政策(如生果金)是否足夠,只針對「威嚴式」管教方法會否令「青少年更反叛」,便已足夠。

其實IES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,通識科涉及的批判思考、分析能力和多角度思考,均可在當中學習到。如果同學能投入IES,並得到適當指引,便會在過程中把通識技能潛移默化,變成終身受用的學習能力了。

2011年10月10日

讀通識勿背誦

半年後便是「萬眾期待」的第一屆通識文憑試,但至今,普羅市民仍對此科有所質疑。這不難明白,一來,人有墮性,不愛適應新事物;二來,即使通識科理念好,很多人卻質疑當局能否辦妥;三來,很多批評通識科的,根本不知道那是甚麼,只顧望文生義,以為通識就是「通通識」、「通通唔識」、「吹水科」等,誤解重重。

通識科大大有別於傳統學科。諸如物理化學、歷史地理等學科,重點是考核知識的內容,但通識科着重分析能力、批判思考、多角度思考等技能。這不是說知識不重要,但只有知識沒有思考能力,只是一部裝上滿載資料的硬碟而沒有處理器的電腦,硬碟容量多大,不過廢物而已。我們過去批評會考狀元「高分低能」,只懂死讀書,如今課程改革加入重思考的科目,又何以苛責呢?

那麼何謂「思考技能」呢?舉個例說,「生活質素」是今日香港的一課,教科書說,量度城市的生活質素一般有五個指標:經濟、政治、社會、文化和環境。如果是傳統學科,題目會直接問:「量度生活質素有甚麼指標?試以例子加以解釋。」但通識科一定不會這樣問,而只會給你活生生的資料,要你利用所學分析。因此,只「背誦」五大指標,並沒有分,最重要是你從資料中歸納出甚麼理據。

某校的一份試卷最能反映這一點。該題目提及兩個上了年紀的男人,一個收入不高但有兒有女,另一個富有而孤寡,然後叫同學評價兩人的生活質素。結果,凡是「背誦」五大指標的學生,全都給予零分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五大指標是用來量度「城市」的生活質素,而不是「個人」,個人是否快樂涉及主觀因素,背誦的學生連概念也沒有弄清楚。

上述問題的結果毫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給予甚麼理據支持結論。你要指出富人生活質素高,便要指出「其物質生活優厚,但可能不喜歡過家庭生活」為理據;若要指富人生活質素不算高,便要提出「他只有物質條件,卻可能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」。

上月,考評局官員在電台表示:「通識科要求學生學習分析和思考方法,注重多角度思考,讀通識不能單靠背誦。」其實,通識的理念很清晰,只是香港一向沒有注重思考訓練的土壤,對此不解,便視之為怪物了。



2011年9月2日

做IES千萬不要發英文問卷


又收到同學的IES(獨立專題探究)問卷,而且是一份英文問卷。這個暑假教IES時,我已千叮萬囑同學,即使你要交英文報告,也一定不可以發英文問卷(除非你的對像是英美等外國人),而我表明,收到英文問卷,我是一定不會做的。

為甚麼?原因很簡單,一個研究最重要的不是結果,而是整個設計和過程有沒有減少誤差,可信度(reliability)是否高。對於一個設計出現如此重大問題的研究,無謂浪費我時間,反正我知你最後的結果多靚都好,也是不可靠的。如果嚴格而言,單憑這一點疏忽,便應給你一個F了。

開學


很久沒有寫過「日誌」,寫一些關於自己的東西。

新學年開學了。這個學年對於自己,是一個很大的轉變,因為是年我去了一家中學當半職教師。教的當然是通識,中六班,就只得幾個月,確是一個挑戰。

2011年8月15日

心肝脾肺誠可貴,身體健康價更高

葉一知

近日網上最佳的思考方法教材,莫過於新民黨提出的「司法獨立誠可貴,港人福祉價更高」,針對的自是菲傭有沒有權申請居港權一案。


很容易看得出,這兩句話不是原創,而是改自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,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」這首鬼佬詩。

再創作也有高低之分。新民黨為首的葉劉當年「放下掃把,立地成學」,遠赴史丹福進修,黨內也猛將如雲,此話應屬高見,如今卻只是狗屁之作。

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。」換言之,兩者選其一,寧捨生也要取愛情,當中的關鍵處,在於兩者並沒有依存關係,故沒有矛盾。簡單點說,愛情並不包含生命,捨棄生命並不影響成就愛情的高義(註:有人或說「沒有生命自然也沒有愛情」,但在詩中「愛情」顯然指愛情的價值和精神,而非一起相處或更惡俗的性等於愛,文學不少故事也描述這種捨棄生命而促成愛情的高義)。

可是,「司法獨立誠可貴,港人福祉價更高」就大有問題,因為一個地方沒有司法獨立,即使有齊其他條件,並不能達至真正的福祉。沒有司法獨立,香港某些特權人士或會有福祉,卻不是全部或絕大部分香港人有福祉。

換言之,港人福祉是包含了司法獨立是否完善這個條件。如果贊同的話,那麼:

(1)    沒有司法獨立,社會便沒有福祉。
(2)    放棄司法獨立,可促成社會福祉。
(3)    因此,社會既有福祉也沒有福祉。

除非你能證實(1)是錯的,但你能嗎?

嫌論證太複雜,可以簡單些用一個類比說明:

心肝脾肺誠可貴,身體健康價更高。
所以,為了身體健康,我們可放棄心肝脾肺。

通嗎?

當然,這句話改一改也是對的:

議會席位誠可貴,港人福祉價更高。

一些垃圾抽水政黨放棄競選議席,確可促成港人福祉。所以,為了港人福祉,這類政黨不如早早棄選吧。


轉自KURSK

2011年8月8日

用英文才可訓練思考能力嗎?


葉一知

報載,考評局秘書長唐創說,通識科不是要求學生「樣樣都識」,而是學習分析和思考方法,注重多角度思考,學生讀通識不能單靠背誦,家長毋須逼學生操練試題,並指操練太多只會扼殺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,認為做適量練習已經足夠。

最近教學生做獨立專題研究(IES),側聞有些學校要求學生用英語做IES問卷。此舉無疑玩死他們,一來,很多學生的能力不足,學校的政策把他們逼入死角。試想,很多關於本地及中國的問題,用中文語句表達比用英語更清晰,甚至是很難用英語表達,往往令人誤解所問問題。

其二,香港有多少年願意回答英語問卷?我從來沒有聽過,香港各研究機構,是會用英文來訪問香港人的,因為回應率(response rate)必低。我是懂一點英文的,但看見英文問卷,我一定不會回答,因為無謂浪費我時間,因為用英語問卷問書寫中文的香港人,在方法論上已經走錯了很大的一步,對於設計差勁的問卷,我一向不會浪費時間回答,因為那顯示出研究員很欠缺誠意。

我一直不明白,既然通識是學習分析和思考方法,注重多角度思考,為何一定要用英文教?說到操練試卷會扼殺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,難道用英語讀現代中國、中國傳統文化、全球化、本土文化等課題,就不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?

很多英文學校的學生和老師,面對通識都叫苦連天。這不是他們的英文不夠好,而是通識要求的英文詞彙實在太多,範疇實在太闊,叫人無所適從。

香港環境特殊,一直以金融中心或國際樞扭為定位,保持英文競爭力,我不反對。我也認為,有些科目最好中英兼顧,例如自然科學,因為那些科學知識很多都由外國入口,本來是先有英文的,一直以來發展蓬勃,學術權威也以英語發表研究,以英文學習自有其道理。

可是,為甚麼我們要用英文教通識?

先不論學生的能力,就以老師的能力來說,通識要求的,是廣博的知識,六大範疇涉及文理商,有歷史文化(現代中國、今日香港)、科學(科技與環境、公共衛生)、政治經濟(全球化、今日香港、今日中國),還有人生哲學、心理學(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)。知識豐富還不夠,尚要批判思考、邏輯思考。由於通識議題貼近時事,老師更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,不斷擴闊視野,樂於學習。這樣的教師人才已很不容易找吧?如果還要用英文來教,那麼他的英文水平也要非常好——不是好這麼簡單,是要非常好,不然怎樣用英文應付如此廣闊的議題?

我的問題是:如果有一個人,他具備了廣博知識、批判思考、樂於學習和英文非常好的條件,他一定已是個了不起的人才,他會去教通識嗎?反過來問:如果不具備以上所有條件的老師,用英文教通識會教得好嗎?

學生則因為語言的限制,即使在中國人社會中發現了新鮮的文化觀點,竟然因為英文問題無法表達,這真的是通識原意嗎?


一知按:知解通識(http://ls-yipyatchee.blogspot.com/)是我新開的BLOG,專談論通識,以之與時評的刁民公園分開。